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可作為新型食品添加劑應用于月餅、糖果、蜜餞等高糖食品中用以抑制過高的甜味。
甜味抑制劑是通過阻塞甜度和味覺的受體,從而控制或降低含糖食品的甜度的一類新型添加劑。國內很多傳統食品,如蜜餞、月餅、巧克力等,都是以蔗糖作為防腐劑的,在達到防腐的同時,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過甜的問題。而使用了甜味抑制劑后,既能發揮蔗糖的防腐、改善質構等功能,又不會使食品過甜而影響口感。因此甜味抑制劑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采用原生質誘變育種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含量高的咖啡種苗。首先選擇咖啡子葉作為外植體,誘導愈傷組織產生,具體工藝為:咖啡子葉經過消毒,接種于添加1μmol/L 2,4-二氯苯氧乙酸作為生長素和0.5μmol/L 6-呋喃甲基腺嘌呤作為細胞分裂素的MS基礎培養基上(以在培養基中的濃度計,MS基礎培養基成分組成為(單位mg/L):KNO3 1900,NH4NO3 1650,K2HPO4 170,MgSO4·7H2O 370,CaCl2·2H2O 440,KI 0.83,H3BO3 6.2,MnSO4·4H2O 22.3,ZnSO4·7H2O 8.6,NaMoO4·2H2O 0.25,CuSO4·5H2O 0.025,CoCl2·6H2O 0.025,Na2·EDTA 37.3,FeSO4·7H2O 27.8,蔗糖30000,肌醇100,鹽酸0.5,鹽酸吡哆醇0.5,鹽酸硫胺素0.4,甘氨酸2),溫度為28℃,培養4周,產生愈傷組織,愈傷組織經過繼代培養后(具體工藝為:優選生長良好,祛除發黃的愈傷組織,接種于與愈傷組織誘導相同的培養基中,溫度為28℃,暗培3周,期間更換培養基1次),挑選優選質地松散、顏色黃白、表面濕潤的顆粒狀愈傷組織,生長良好的愈傷組織培養形成細胞懸浮培養體系(具體工藝為:將篩選出的愈傷組織放入與愈傷組織誘導相同的液體培養基中,溫度為28℃,轉速為120r/min,暗培養10天,培養出懸浮單細胞系),用Co60r射線以不同輻射劑量:4000r,7000r,10000r,15000r,20000r,25000r五個劑量進行輻射處理,篩選出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含量高的培養物,分離出原生質,近一步培養獲得完整植株,從而獲得遺傳性穩定一致的突變咖啡種苗品種PK。經測試,該品種咖啡果實中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平均含量達到0.2%~0.8%,已達到工業化分離的經濟要求。
取PK品種的咖啡豆粗粉500kg,用9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2h。濾去濾渣,提取液真空濃縮至無醇味;用70℃熱水溶解后經乙醚萃取3次,所得水層再用水飽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濃縮并干燥得粗提物;將其用70℃熱水溶解,上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4倍柱體積的水洗,再用3倍柱體積20%質量濃度的乙醇洗脫,棄去洗液,最后用3倍柱體積80%質量濃度的乙醇洗脫,收集80%質量濃度的乙醇洗脫液,減壓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得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精提物2.2kg。精提物再在pH3,15℃的酸性條件重結晶3次,得到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結晶物1.9kg。全過程得率0.38%,終產品為白色粉末,純度99.9%。
(1)分別在反應釜中加入對羥基苯甲醚10kg、氫氧化鈉11kg、相轉移催化劑四丁基溴化銨0.4kg、水150L,在常溫常壓下攪拌混合,攪拌轉速150r/min,反應15min,將對羥基苯甲醚轉化對甲氧基苯酚鈉,得到混合料液A;
(2)在混合料液A中,加入15kg的2-氯丙酸,150L的乙醚,反應溫度40℃,反應壓力為3MPa,攪拌轉速為150r/min,反應1.5h,得到產物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
(3)反應后的反應液用20%的HCl溶液調成酸性,靜置使水相和有機相乙醚分離,水相中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鈉轉化為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進入有機相乙醚,分離收集有機相。
(4)有機相分離液蒸發去除溶劑,冷卻后得到的固體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NaOH水溶液,調節溶液pH至8~10,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Cl溶液,調節其pH至1~2,靜置,有白色片狀結晶析出,再加入NaOH,調節溶液pH至8~9,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HCl,調節其pH至1~3,靜置,有白色片狀 結晶析出,分離結晶干燥,得到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終產品14.38kg。產品的理論收率為15.8g,實際收率為理論收率的91%,產品純度可達99.5%。
[1] [中國發明] CN201010527359.6 從咖啡果中分離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工業化方法
[2] [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 CN201010527354.3 相轉移法合成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工業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