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1-溴-2-丁炔常用來合成軸手性三元化合物,生產1-溴-2-丁炔主要采用兩步法法,亦即先制備2-丁炔-1-醇,然后采用溴素工藝對2-丁炔-1-醇進行溴化處理,該方案存在如下缺點。
1、生產2-丁炔-1-醇主要采用的是丁基鋰、金屬鈉、氨基鈉方法,這些方法的底物對空氣等外部媒介極為敏感,容易發生生產事故;同時由于這些工藝需要超低溫反應,對生產設備要求極為苛刻,對工業化生產也是一個較大的制約因素。
2、溴素工藝副產物溴化氫酸性較強,對設備的腐蝕較為嚴重,因此生產過程中需要專門的回收裝置進行處理回收,生產成本高。
1-溴-2-丁炔
制備2-丁炔醛
A:在反應容器中加入2mol1-溴-2-丁炔,900ml無水丁醚溶液,控制攪拌速度130rpm,控制溶液溫度至10℃,分批次加入2mol氧化鑭粉末,反應90min;
B:然后加入2mol無水乙酸-3-甲氧基丁酯溶液,升高溶液溫度至20℃,反應50min,加入1.3L無水2,4-二甲基環丁砜溶液,回流2h,用無水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洗滌2,無水二甘醇二甲醚溶液洗滌4次,在無水二己胺溶液中重結晶,無水碳酸鉀脫水劑脫水,得成品2-丁炔醛116.96g,收率86%。
操作1:檢查所有設備處于正常狀態。將90kg鎂屑加入到2000L干燥的反應釜內,對反應釜抽真空,將150kg的THF抽入反應釜內,啟動反應釜內的攪拌機構;將少量溴乙烷加入反應釜內,升溫引發反應;(待反應釜內溫度出現明顯升溫,且回流管有回流現象出現)將剩余900kgTHF加入反應釜中,然后滴加360kg溴乙烷,控制反應釜內溫度在60℃;滴加結束后,保溫反應2h;保溫結束后,將反應釜降溫至5℃,開始通入丙炔氣于反應釜中,控制丙炔通入速度在每小時8公斤,10小時內通完;丙炔通入結束后,5℃保溫12h;將反應釜升溫至45℃,分批加入多聚甲醛(每15分鐘加入3-6公斤左右),共加入100公斤,加入過程中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45℃;加完多聚甲醛后先保溫反應3h、后升溫至55℃反應1h,取樣檢測。反應結束后,將反應釜溫降至20℃,然后將反應釜內的反應液滴加到裝有5℃的500kg水的2000L反應釜中;滴加結束后,停止攪拌,靜置30min,上層液相真空抽出;抽畢后下層液相加入10%稀鹽酸,調節體系pH至5(左右),再次靜置分層;上層液轉至中轉罐中,下層液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兩次,分層回收有機物;將中轉罐內有機物與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回收的有機物合并,隨后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調節有機物的pH至6;然后轉至2000L反應釜內減壓蒸餾回收溶劑THF及甲基叔丁基醚;減壓蒸餾后的濃縮液轉至500L精餾塔內,減壓精餾收集純度97%以上的餾分(2-丁炔-1-醇)130公斤;
操作2:于1000L的干燥的反應釜內抽入上述制取的2-丁炔-1-醇180公斤、甲基叔丁基醚700公斤、吡啶25公斤;將反應釜內溫度降溫至-5℃;將280公斤的三溴化磷緩慢滴加到反應釜內,控制溫度在0℃以下、10小時滴完;滴加結束后,-5℃保溫4小時后升溫至40℃反應(GC檢測原料反應完全);反應結束后,將反應釜內溫度降到20度以下,將反應液轉移到裝有500L水的2000L反應釜內,控制溫度在20度以下,攪拌混合1小時,然后靜置分層;回收上層有機相,下層水相分出,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兩次,合并有機相用水洗滌兩次,每次用水300公斤,洗滌后的有機相轉入2000L濃縮釜中減壓濃縮;濃縮結束后將濃縮液轉入500L精餾釜內,減壓精餾,收集98%以上餾分,得產品(1-溴-2-丁炔)280公斤。
[1]毛曉宇, 黃明輝, & 吳孝增. (2016). 一種1溴2丁炔的生產方法.
[2] 劉祥生, 張毅, 張吉泉, 王建塔, & 湯磊. (2016). 利格列汀的合成.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47(01), 4-7.
[3] 程金生, 江煥峰, 張群健, & 歐陽小月. (2003). 一種簡便合成2-丁炔-1,4-二醇衍生物的新方法. 廣州化學(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