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殼牌公司與巴西甘蔗和乙醇公司Cosan近日簽署協議,雙方將創建一個合資企業,在巴西從事甘蔗制乙醇和發電業務。殼牌稱,合資公司將通過聯合分銷及零售網絡,對外供應工業和運輸燃料,并尋求機會在全球生產和銷售乙醇與食糖。該合資公司乙醇產能將超過20億升/年,位居世界前列。
cosan和殼牌在今年年初簽署了成立合資公司的諒解備忘錄。雙方計劃各出資60億美元建立乙醇生產企業。這家合資工廠將包括雙方在巴西現有的一些固定資產。
未來兩年內,殼牌將為合資公司提供2740個零售及分銷網點、生物科技公司iogen 50%的股份、生物催化技術公司codexis 14.7%的股份和16.25億美元的現金。
cosan將提供1730個零售及分銷網點、每年6000萬噸的甘蔗壓榨處理能力、每年20億升乙醇生產能力、7個現存工廠和2個在建工廠。
在哥本哈根峰會前,殼牌CEO傅賽就曾撰文指出,“過去一個世紀來,每一項經過驗證的新能源技術都需要大約25年到30年的時間,才能發展到在全球能源結構中占比1%的程度。生物燃油剛剛達到這個比例。”
“達到這個比例”的生物燃油讓殼牌最終下定了決心。
殼牌絕非最早出手的跨國能源公司。就在兩年前,殼牌的老對手BP(英國石油公司)已經進入巴西,并宣布出資約5.98億美元購進熱帶生物能源公司50%的股份。
殼牌、BP們的加入,讓燃料乙醇在大宗商品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科贊公司總裁Rubens認為,殼牌與Cosan SA成立的合資企業有助于鞏固乙醇作為全球性商品的地位。
巴西市場顯然是原因之一——巴西出售的新款汽車均裝配“混合燃料汽車”發動機,可使用任意比例的汽油和乙醇。而與Cosan的合資,則讓殼牌能分享Cosan在巴西約4500家加油站的零售網絡。
但在巴西本國市場之外,同為金磚四國之一的中國亦成為可能的目標市場。
事實上,僅憑已建成的生產裝置,巴西的燃料乙醇產量早已超過1000萬噸。作為全球最大的乙醇出口國,巴西一直鼓勵中國進口該國生產的燃料乙醇。巴西甘蔗行業協會官員曾表示,中國的決定對巴西未來乙醇行業發展非常有利,如果中國決定與巴西公司簽訂長期合同,那么這將最終提振巴西乙醇生產投資。
從甘蔗中提取乙醇的能量產出與投入之比為8.3,歐洲偏好的甜菜為1.9,美國使用的玉米為1.8。
法國大宗商品公司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去年收購了Santelisa Vale,成立了僅次于Cosan的巴西第二大乙醇生產商。
1月初美國農產品加工企業邦吉(Bunge)收購了巴西制糖廠商Moema Group的控股股權,英國石油(BP)也對Tropical BioEnergia建設的工廠進行了投資。
與此同時,中國自身的燃料乙醇產業卻和市場發展目標有所脫節。
中國曾計劃2010年將燃料乙醇使用量提高到200萬噸,到2020年擴大到1000萬噸。目前,中國的燃料乙醇產能約為150萬噸,其中132萬噸以谷物為原料,但這一發展方向因與糧食安全相沖突而被禁止??闪硪环矫?由于土地、水源和原料等方面的擔憂,國內的非糧乙醇項目進展緩慢,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如今,中國市場的進口通道似乎已經打開。從今年1月1日起,中國將乙醇進口關稅從30%降至5%。有貿易商表示,雖然還有一些例如分銷渠道之類的問題需要解決,但進口關稅下調為巴西燃料乙醇的大規模進口打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