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核固紅,又稱鈣紅,細胞核堅牢紅,核快紅,分子式:C14H8NNaO7S,分子量:357.28,性狀:遇氫氧化鈉成淺紫色,在硫酸中為棕色溶液,溶于乙醇和水,最大吸收波長518nm,有刺激性,文獻上也有指本品為中性紅(Neutral red)的,顏色指數(Colour Index Number)60760,水中溶解度:1g/L(25℃),密封陰涼干燥避光保存,臨床上主要用于病理學染色。
CN202110810016.9報道了一種簡單快速檢測CTAB的方法,以核固紅為穩定劑,AgNO3和NaBH4為反應試劑,采用化學還原法制備得到AgNCs。在370 nm激發時,AgNCs在500 nm處表現出強烈的熒光發射。研究發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加入到AgNCs溶液中時,AgNCs的熒光強度有效被淬滅,當CTAB濃度在0.01-1.0 mmol/L的范圍內,銀納米簇的熒光強度降低程度與其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6.1′10-9 mol/L。
CN200710171712.X報道了一種嗜堿粒細胞計數的檢驗方法,將受檢白細胞固定于載玻片上,采用阿利新蘭和核固紅染料著色。染色后,其中嗜堿粒細胞的胞漿顯示藍色,胞核顯示紅色;其它細胞的胞漿不著色,胞核顯示紅色。由于受檢白細胞內各種細胞被差異染色顯示,從而無論采用選數個視野用肉眼計數還是采用計算機進行圖像處理,都可以使得嗜堿粒細胞更容易被從白細胞內的各種細胞中辨別出來。
CN202010420235.1報道了一種可見光下通過光敏劑對含二甲亞砜廢水進行光催化氧化處理工藝,使用光敏劑和雙氧水在可見光照射下對含二甲亞砜的水體進行處理,其中,光敏劑包括虎紅、羅丹明、亞甲基藍、核固紅、螺[芴-9,9'-氧雜蒽],光敏劑與水體中的二甲亞砜的質量比為0.5~1:100。這幾種光敏劑吸收可見光后自身生成引發自由基,并且其生成的引發自由基能夠與過氧化氫發生交換,使過氧化氫分解成氧化自由基與二甲亞砜反應。
[1] CN202110810016.9一種簡單快速檢測CTAB的方法
[2] CN200710171712.X一種嗜堿粒細胞計數的檢驗方法
[3] CN202010420235.1一種可見光下通過光敏劑對含二甲亞砜廢水進行光催化氧化處理工藝